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设为首页   |   加人收藏  |    新浪微博

温馨提示:

搜索关键词请输入地址

4个维度看100平方公里的成都自贸试验区

 

    成都深耕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已经开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管理委员会昨日对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行了权威解读。

  成都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00平方公里,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主体和核心,对标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努力打造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力争走在中西部前列。把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版和创新驱动的升级版。

  第1维度 准确把握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成都自贸区范围100平方公里,是四川自贸区的主体和核心

  成都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00平方公里,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主体和核心。将努力打造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力争走在中西部前列,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版和创新驱动的升级版。

  建好自贸试验区首先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批复精神,准确理解、深刻把握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分三批设立11个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国家战略,亮明了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国家选择部分经济基础较好、战略地位重要的地区扩大开放先行先试,以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为实现国家战略创造成功经验和示范样本。

  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对四川自贸试验区做出了“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这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四中心一枢纽”功能定位高度契合,为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联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支点城市,成都需要“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自觉担负起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以做大做强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设西部开发开放门户城市;以成渝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建设引领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以国际航空和铁路枢纽建设织密高水平国际开放通道;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高水平开放体系,扩大双向投资贸易,提升创新驱动能级,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以实施“蓉欧+”战略为统领,扩大与国内主要经济区域、口岸城市及交通节点互联互通深度合作,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将成都自贸试验区建成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创新要素集聚、监管高效便捷、协同开放效果显著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

  第2维度 落实好实施好主要任务和措施

  成都自贸试验区承担了155项试验任务

  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是成都自贸试验区的任务书和出师表。《总体方案》明确了六个方面24项改革内容共159项试验任务,成都自贸试验区承担了155项试验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总体统筹、分步实施、率先突破、逐步完善的原则,以及各有侧重、突出特色,做好与其他自贸试验区对比试验和互补试验的要求,成都自贸试验区将按照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勇啃改革开放“硬骨头”,从六个方面抓好主要任务和措施的落地实施,探索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都原创经验。

  (一)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围绕“放得更开、管得更好和服务更优”根本方向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口岸服务功能,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双向开放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和绿色通道,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大部门制改革和大市场监管体制,进一步取消和简化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向自贸试验区及市场主体放权、授权和还权,不断增强政府行为的法治化、科学化和透明度。

  (二)练好监管治理基本功。以信用监管为核心和以大数据监管为手段,加快推进服务网、民生网和安全网“三网融合”,探索建立法制完善、精准高效的大市场监管格局,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在财税金融、国企改革、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城市治理、劳动和环境保护等深水区大胆试大胆闯,为我国开展多双边自由贸易(投资)协定谈判和国际合作对话提供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依据。围绕互联网金融、大宗商品交易、共享经济、跨境电商等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完善司法保护和商事仲裁制度,积极探索激励创新风险可控的有效监管框架和政策支持体系,为整合全球创新创业要素保驾护航。以推进企业自主、行业自律、社区自治和社会监督为重点,建设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新体系。探索多元化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中不断完善试验成果和系统集成,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

  (三)打好服务贸易攻坚战。突出对欧洲开放合作特色,依托“蓉欧+”战略拓展中国-欧洲中心全方位合作功能,深化中德、中法、中英等国别园区合作共建层次,建好西博会、欧洽会、软洽会等蓉欧合作平台,探索中医药贸易、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生态环保、健康管理、全球维修等领域双向开放互利合作。结合建设国际门户枢纽、世界旅游目的地、国际购物天堂、世界美食之都和国际会展名城等服务业核心功能,促进国际铁路港、国际航空港、成都科学城、天府软件园、西部博览中心等合作载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形成国际化高端产业集群。完善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国际化人员往来便利化,为国际高端人才开放就业市场提供创业便利,吸引“一带一路”优秀大学生来我市留学和工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所在国本土化人才保障。

  (四)选好金融创新突破口。围绕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重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投融资、国际支付与结算、贸易和物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开放试验,加快构建面向国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探索金融监管制度创新。依托金融总部商务区、国际基金小镇等,吸引境内外机构和资本设立创投基金、共同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类基金机构,支持区域性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开展综合金融服务创新,鼓励设立民营银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和优势企业走向“一带一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施“创业天府”行动提供国际化金融服务。探索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多式联运提单融资、电子商务结算等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发展融资租赁,优化国际银行卡消费受理环境。

  (五)建好“一带一路”大通道。加快构建“两港三网”口岸物流体系,打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与网上丝绸之路。推动蓉欧班列加快形成北、中、南“三线并进”格局,积极争取国际铁路运邮试点,力争2017年双向开行1000列以上。加快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推进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加密国际直飞航线,构建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高速公路网,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建成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强化与沿海沿边沿江口岸信息对接互联和通关一体化,推进无纸化贸易及与沿线国家关务合作。探索实施24小时实时和预约通关报检服务,推行口岸关检联合查验作业标准化。探索将部分适航适铁指定口岸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完善进出口分拨物流体系,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六)抓好复制推广与借鉴。在巩固前两批国务院要求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经验落地生根基础上,积极主动向兄弟自贸试验区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借鉴,把它们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域成都及时推广,充分释放改革创新制度红利。鼓励我市自贸试验区与其他区(市)县联合攻坚开展试验,对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率先在全市复制推广,形成“全域自贸”效应,力争上升为全省和全国复制推广经验。此外,要对标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做好比较研究和经验学习,确保高起点开展试验。

  第3维度 搭建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

  统筹推进成都试验

  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在党中央确定设立四川自贸试验区同时,就提出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不等不靠马上干和力争走在中西部前列的要求,着手谋划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搭建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

  (一)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建设工作。成立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员包括四套班子分管领导、部分中直机关、片区属地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揭牌前已两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筹建相关工作,创新搭建了以成果为导向的全市总动员工作机制,在推进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

  (二)成都管委会组织实施试验任务。成都管委会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牵头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年度试验任务、改革实施方案、经验复制推广和目标考评机制,协调片区和部门合拍共振、联动试验,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四个落地区块担纲责任主体。成都天府新区和青白江铁路港两个片区所在的高新区、天府新区直管区、双流区和青白江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开展自由贸易试验的落地区块,明确建设主体责任,分担和共担试验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试验,创造经验成果。

  (四)八个推进小组做好保障指导。为形成国家和省市区四级共建试验区、精耕试验田的合力,做好改革开放顶层设计、对上争取、横向协调和系统集成等保障支撑和工作指导,市委市政府组建了简政放权、投资体制、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创新、监管治理、法制保障和宣传工作八个功能推进小组,分别负责为四个落地区块开展试验创造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第4维度 调动全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创合力

  全球化问贤高素质人才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我市将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全民参与,形成共建共创合力。

  (一)全天候问需企业和群众。倡导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互动,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建好自贸试验区“两微一网”互动交流平台,广泛汇聚民意民智。通过走访、座谈、问卷和听证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倾听企业痛点、行业诉求、群众呼声,尊重基层首创性和市场创造力,充分汲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各方面建议和意见,不断优化深化试验内容。

  (二)全方位问诊专家和智库。为确保重大改革试验路径科学、于法有据、成果有效,将分层次开展系列课题研究,谋定而后动。在全球范围内选聘一批知名智库学者、企业高管等专业人士,组建自贸试验区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动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一批自贸试验区研究机构,依托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咨询机构,为自贸试验区重大改革任务提供智力支撑,做好改革可行性论证和试验路线图设计,提高制度创新的先进性和成功率。

  (三)全过程问效第三方评估。建立自贸区经济社会统计监测体系和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把城市能级提升、发展方式变革、治理体系重塑和人民生活提高作为检验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的标尺,全过程接受企业、群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构建社会调查与专业机构相结合的多方参与评价机制,科学组织对试验成果的提炼、评估和评价。建立自贸试验区工作台账,密切跟踪试验项目进展和效果,定期梳理改革试验典型案例。

  (四)全球化问贤高素质人才。全国“1+3+7”的自贸试验区体系形成了对比试验和竞争性改革态势,制度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竞争。因此,成都自贸试验区需要不断完善和实施好国际化人才成龙配套的支持政策,为海外人才来蓉创新创业和我市企业面向全球招募人才提供出入境、居留、学习、工作和生活便利,聚全球英才于成都。(记者 孟浩 温珙竹 摄影 张青青)

  原标题:4个维度看100平方公里的成都试验

 

  相关新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涯:成都的升级发展路径将更顺畅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将在货物贸易、服务外包、外商直投等方面为成都带来发展机遇,使得成都和四川的升级发展路径更顺畅。”对于四川自贸试验区设立将为四川和成都带来什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唐涯注意到,作为内陆城市,成都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战略交汇点,“成都想要成为西部地区增长的核心引擎,成为西南地区真正的贸易、金融、物流中心。”她表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就将为成都带来发展机遇,使成都的升级发展路径更顺畅。

  除了商贸领域,作为专业研究公司金融、风险投资和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唐涯认为四川自贸试验区设立后,投资机遇还将出现在物流和金融产业。她分析指出,首先,在互联网结合物流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自贸试验区物流业是自贸试验区政策的直接受益方,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其次,在金融服务产业方面,注册在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可以相对便利地引用外资(包括债权和股权两种形式),这为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了更多机会。“比如成都正在筹建策划金融控股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驱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和金融控股的筹建像成都发展两翼的引擎,会将商贸、金融、产业升级等几个模块联系起来。”唐涯说。

  四川自贸试验区已经是我国第三批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唐涯认为成都应借鉴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的经验,而最重要的就是“市场培育”和“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培育即结合成都的区位特征和产业结构,利用自贸试验区大力推行“互联网+”概念,积极开展跨境电商、物流的业务,为本地的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流通和交易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政府职能转变是个隐性的但更重要的点。”唐涯指出,前两批自贸试验区共同点就是给了一个宏观框架而不是具体微观设计,留一个“开放平台式”给各个自贸试验区,政策上“留白”,实施负面清单,鼓励做,迭代试错。

  接着她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西部地区尤其是像成都这样的核心城市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经过几年的经济周期调整,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速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滑的轨道,所以成都更应当全力把握这次自贸试验区机遇,积极利用自贸试验区优惠政策,力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唐涯建议,成都一是要在简政放权的前提下招商引资,为自贸试验区进驻的企业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二是将自贸试验区和高新区打通,做“直通车”,以良好的金融、商贸基础设施为成都的高新科技产业“赋能”。同时,唐涯建议成都应该以求贤若渴的态度进行人才引进,为贸易、物流、科技以及金融服务行业的优质人才和优质团队提供良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