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设为首页   |   加人收藏  |    新浪微博

温馨提示:

搜索关键词请输入地址

我市GDP去年实现12170.2亿元,同比增长7.7%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继续居副省级城市第

    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成都市经济稳中向好、活力增强,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市政府新闻办获悉,2016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4.9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32.0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63.3亿元,同比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3.9:43.0:53.1。

 
“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炉。对此,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市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忠。

 
    四大关键词看成都2016经济运行情况

 
    关键词1 稳中向好

 
    2016年我市经济稳中向好

 
【稳在哪里】

 
    2016年,成都经济在上半年企稳回升的基础上,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平稳态势,增长7.7%,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比,全市经济增速比全国(6.7%)高1.0个百分点,与全省(7.7%)持平,与全国全省经济平稳运行趋势一致。从主要产业来看,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年持平。

 
投资“底盘”做大做稳。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70.5亿元,增长14.3%,总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消费平稳回升,自8月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逐月回升的趋势,全年增长10.4%。进出口持续好转,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713.4亿元,增长11.0%,增速比上年提高39.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450.5亿元,虽同比下降2.0%,但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26.5个百分点;进口额1262.9亿元,同比增长30.9%,增速比上年提高59.0个百分点。

 
201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3%,处在4%的预期目标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9.4%。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下降0.4%,降幅同比收窄1.6个百分点。

 
【好向何处】

 
    2016年,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为3.9:43.0:53.1,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5%,提高0.2个百分点。产业投资比重提高,其中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6.8%,显著提高5.2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好转,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3%,较上年提高68.1个百分点;主营收入利润率为6.8%,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4%,较上年提升5.7个百分点;利润增长45.3%,较上年提升23.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2.4%,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4.3%,较上年扩大0.6个百分点。收入分配更趋合理。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9.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能耗持续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3%。

 
    关键词2 产业转型

 
    2016年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这一点也在统计数据中得到了印证。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增速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重点产业发展趋好,其中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0%、6.1%,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12.7、6.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2246.2亿元、增长41.0%,增速分别高出全国(3.6%)、全省(10.9%)37.4、30.1个百分点,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为持续推进“工业强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11.4%,保险业较快增长,证券业降幅逐步收窄。全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502.3亿元,增长22.7%。接待入境游客272.3万人次,增长17.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0%。农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土地规模经营率51.2%,提高0.6个百分点,农机化率达68%。

 
    关键词3 创新驱动

 
    “过去的一年中,我市创新驱动持续推进,新动能加快培育发展。”

 
    “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成功举办首届全创高峰论坛、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交会,举办“菁蓉汇”系列活动,成为中西部唯一有校地企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城市。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3.95万件,增长32.6%。

 
工业方面,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0%、26.3%、14.1%、9.9%,增速快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新产品产量增长迅猛。

 
    关键词4 深化改革

 
    2016年,我市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统筹城乡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极大地激发了经济活力。

 
据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3.5万户,增长34.6%,其中科技型企业新增12937家,增长17.3%。

 
民营经济增长相对较快,2016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8.0%,比GDP增速高0.3个百分点。在全国民间投资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我市民间投资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3.8%,增速同比加快8.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8.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5.5%,比全省高5.2个百分点。

 
展望2017——

 
    全市经济将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同时,成都经济‘稳’的态势在持续、‘进’的力度在加大、新的动能在成长、向好因素在积累。”刘忠表示,从先行指标看,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保持连续10个月扩张运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2.1%)在经历11月份的收缩区间运行后重新回到扩张区间运行;这些指标都预示着市场预期向好、市场需求转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持续收窄。预计2017年全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